柔佛士古来天后宫~天后圣母妈袓史迹

组织特刊 Org. Magazines

用户评价: 5 / 5

加星加星加星加星加星
 

点击此柔佛士古来天后宫 (Johor Skudai Tien Hiew Kiong)以阅览更多庙的照片与资料。

妈袓(天后),原名林默娘(公元九六〇——九八七年),是一千多年前生活在福建莆田湄洲,湾畔的一位民间女子,相传她聪明、勇敢、善良,有预知气象变化、驱邪治病和泅水航海的本领,又常在惊涛骇浪中救助遇难船舶,极受远近人们的敬重和爱戴,被尊为「龙女」、「神姑」。宋雍熙四年(公元九八七年)重阳节,林默娘登上湄洲峰顶后,就再也没有回来了,人们传说她在这一天「升天」成了神仙,就在她升化的地方建祠奉祀,称为「通贤神女」。

北宋时期,湄洲湾一带的海上贸易十分兴旺,航海者终年浮家泛宅,随时都可能遇到海难。妈袓飞渡大海抢险救难的事迹,使她逐渐成为当地船户的海上保护神。传说当时有一位出国贸易的商人三宝,启航前曾到神女祠拜祷立愿,三年的海上往来,不但化险为夷,且获巨利而归,於是捐金重建庙宇;宋仁宗天圣年间(公元一〇二三——一〇三二年),又经信仰者扩建,使湄洲神女祠初具规模。

接着,莆田、仙遊地方的主要通商港口,如宁海、楓亭等地都陆续修起了神女祠。

宋徽宗宣和四年 (公元一一二一年),给事中路允迪奉命出使高丽(今朝鲜)途遇大风浪,船只险些沉没,舟人急忙祝天求庇,空中忽现一道祥光,彷彿有一朱栽女神飞舞於桅端,瞬间,风平浪静,转危为幾,路允迪惊讶万分。询问部下是甚麽神灵相救^船上有一位来自莆田宁海的保义郎李振,平日笃信湄洲神女,便告诉路允迪是自己家乡的神女前来护佑。第二年,路允迪还京奏闻朝廷徽宗逐下诏赐给宁海镇圣墩神女祠以「顺济」庙额。

妈祖信仰得到朝廷的承认之后,又经莆田籍丞相陈俊卿和地方绅的大力提倡,航海者的传扬,使这一信仰逐渐超出莆田地方而在更大的范围普及。

丁伯桂《顺济圣妃庙记》云:绍兴丙子,以郊典封灵惠夫人,逾年,江口又有祠,祠立二年,海寇凭陵,郊灵空中,风擒而去,州上其事,加封昭应。其年白湖章、邵,一夕梦神指为祠处,丞相正献陈公俊卿闻之,乃立地券奉神立祠,这是白湖又有祠。

白湖祠庙在当时的影响,可由陈宓写的《白湖顺济庙重建寝殿上樑文》窥知:
昔称湘水神灵,独擅南方;今仰白湖香火,几半天下。

宋室南渡以后,为抵御金兵进犯,从福建调遣舟师北上抗敌,莆田从军者甚众,且迭立战功,妈祖灵异的神话随莆田军士们的战迹而传播。南宋的偏安局面,中断了西北陆路的对外交通,朝廷为增加财赋收入,极力奖励海外贸易,「舟车所至,香火日严」,「商舶尤借以指南,得吉卜而济」(绍兴二十年廖鹏飞《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》)。地方官员又不断地向上奏闻妈祖在救灾、助战等方面显灵的事迹,得到朝廷多次褒封,妈袓的封号也由「夫人」晋级为「妃」。至南宋后期,对妈祖的信仰范围扩大到了整个江南的沿海沿江地区。刘克胞在《风亭新建妃庙记》中载「妃庙遍於莆,凡大墟市、小聚落皆有之。」又称「某持节至广,广人事妃,无异於莆」。丁伯桂也有「神不独盛於莆,闽、广、江、浙、难甸皆祠也」的记载。

元朝政府继续推行海外通商贸易,加上频繁的南粮北调,「国家以漕运为重事,海漕以神力为司命」(元文宗天历二年(公元一三二九年)祭直沽庙文),为鼓舞官兵与海洋搏斗的勇气,晋封妈袓为「天妃」,并在漕运沿途各大天妃宫举行隆重的祭典,妈袓的香火也因此而传播到北方的山东、天津等地。妈袓作为航海保护神的地位,也后来居上,超越了老资格的四海之神;泉州九日山的通远主、莆田祥应庙的显惠侯等地方性的海神,这时也相形见绌,几乎消声匿迹。

明代因为倭患,实行海禁政策,然而妈祖依然受到朝廷的褒封,这是由於郑和在下西洋途中,多次遇险而能安然度过,向皇帝奏称在海上大得天妃庇佑的事迹,因而在郑和七下西洋过程中,曾多次由朝廷遣官到天妃致祭,给妈袓族贵宝钞,并在南京等地增建天妃宫。

明清两代,琉球奉中国为宗主国,朝廷曾多次遣使前往册封修好。使臣启航之前,例必先到天妃宫举行祭神请香仪式,恭请妈祖神像护航,船上派专人司香,朝夕祈祷。到达琉球之后,由 正、副使奉请神像登岸,接受「鼓乐仪从」的欢迎,隆重地供在天妃宫中,让当地官民瞻拜。

明代中后期,闽人赴日通商频繁,中国船主为「祝愿生理如意,平安往来」、在长崎修建了兴福寺、福济寺,崇福寺,合称「唐三大寺」,奉祀天妃及陪神干里眼、顺风耳等。

曰本,萨南片埔的林家,系自明亡之际,从福建沿海冒险飘洋前往定居的。其先祖当年请去的妈袓像仍被虔诚地供奉在家中。一九八七年,莆田举行妈袓千年祭,片埔林家一行二十人还专程回来参拜湄洲祖庙和林氏袓茔。

东南亚各地是历代华侨移人最多的地方。十六世纪以后,西方殖民者的歧视和压迫,客居异国的艰辛,使华侨更加眷恋故土。因而源自唐山的妈祖信仰,就被当做具体「中华民族文化」的象征。创建于一五六七年的马六甲青云亭、创建于一八二八年的新加坡天福宫等庙宇,至今依旧香火鼎盛。而南洋各地海南籍华侨兴建的琼州会馆,无一例外地都设有妈袓的的庙堂。马来西亚的二十七个兴安会馆,每一座会馆的最高一层均为颇具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天后宫。他们并不因其生活环境的改变而稍减其信仰的虔诚。在世界其他地方,如菲律宾、印尼、泰国、柬浦寨、越南、緬甸、朝鲜、印度、法国、丹麦、美国、巴西、阿根廷等国,也有建於不同年代的许多妈袓庙。还有不少洋信徒,他们按照中国的传统礼仪奉祀妈袓。妈袓的香火已遍及全世界。

妈袓信仰在台湾省更为普遍。早在元至元十八年(公元一二八一年),澎湖就建了一座「娘妈宫」。明代,俞大猷追剿倭寇到达澎湖,於嘉靖四十二年(公元一五六三年)加以扩建。万历三十二年(公元一六〇四年)。荷兰殖民者企图侵占澎湖,明将沈有容率兵交涉,迫使侵略者撤离,至今宫内还存有「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」刻石。天启四年(公元一六二四年),荷兰海军又入侵澎湖,骚扰福建沿海,福建巡抚南居益等率兵在娘妈宫前大败敌人。南明永历十八年 (公元一六六四年),澎湖娘妈宫曾两遭荷军焚毁,当地居民均立即给予修复。

台湾本岛正式修建妈祖庙大约始於明代的福建移民。他们为求得平安渡海,多奉请妈袓神像(即小型之「船头妈」)随船护佑,登岸后便在家庭内或另行建庙奉祀。妈祖成为他们对付恶劣环境和维持团结精神力量。据台湾地方志 记载,明郑以前,古诸罗县(今嘉义)安定里的东保地方已建有「姑妈庙」,而「姑妈」正是莆田一带林姓对妈袓的一种既亲切而又敬重的称呼。

妈祖信仰在台湾,经历了郑成功时期的进一步传播,清廷的利用,已深入人心。虽经日本占领者半个世纪的压制,也改变不了。特别是近四十多年来的海峡两岸的分离,台湾妈祖庙的数量逐年增加,据统计,全岛现有妈祖庙八百多座,信众占居民总数的三分之二。台湾曾有「拜妈袓,怀故国」的话,这就说明台湾人民信仰妈袓,不仅是为了消灾 祈福,而且包含着强烈的民族感情。台湾各主要妈祖庙还以从湄洲直接分灵为贵,因而有「开其妈」、「开台妈」的称号,标明其「正统」地位。而历史上从湄洲请去的灵宝印、铜钾及进香炉、进香旗等等都被当做镇宫的宝物珍藏陈列。一九八四年,鹿港天后宫高筑祭坛,由黄尊秋先生担任主祭官,面向湄洲举行遥祭大典。前几年,许多台湾信众克服种种困难,或驾船横渡海峡,或绕道其他国家、地区,专程前来湄洲祖庙进香谒祖。在一九八七年湄洲举行妈祖干年祭的日子里,台中县大甲镇澜宫组团到袓庙,迎请新的「分灵妈」回台供奉。「这份虔诚的民间信仰,足以打破四十多年政治隔离后的误解和对立,为海峡两岸的和平带来足堪告慰神明的新契机」(引自台湾人间出版社《千年妈祖一一湄洲到台湾》)。 

Johor Skudai Tien Hiew Kiong book cover

S